這邊以CD Speed能測出來的數據為主,
Ta test之類的就不說了...一般人比較不會碰到

PIE/PIF/POE/POF

PIE/PIF是判斷DVD光碟品質的依據,
這兩者並代表的是DVD光碟上的資料有可被修正的錯誤,是會影響光碟讀取的效能表現...
(CD-R品質測試出來的的C1 Error就類似這個)

在DVD光碟上的儲存區段中包含了對應原始資料的ECC(Error Correct Code),
在DVD的"一個"Block(資料區塊)中均包含原始資料與
PI(Parity Inner,內部奇偶校驗碼)/PO(Parity Outer,外部奇偶校驗碼)

每個Block的每個列上,有16Bytes的PO,而每個行上有10Bytes的PI
(一個Block有208(行)×182(列))
藉由ECC可以檢測出Block中哪裡有錯誤,來加以修正。
(每台讀取機都有糾錯能力)
第一層糾錯被稱為PI糾錯,出現1Byte錯誤時為1個PI Error(PIE)
當ECC Block的一行中出現超過5Bytes的錯誤時,
就變成了PI-uncorrectable errors(不可修正的PI錯誤),為一個PI Failure(PIF)...

當有PIF時,PO就開始啟動了........
第二層糾錯被稱為PO糾錯(POE),理論上可處理4Bytes錯誤,
但也不代表若超過標準也無法被更正...
當PO仍不能糾正時,就變成了POF(Parity Outer Fails)
因為這代表著此區段的資料可能無法正確讀出,基本上是不被允許的。
(類似CD-R品質偵測的C2 Error)

Plextor建議標準為,好的DVD光碟PIE值應該在20以下、PIF在16以下,POF則為0(以上是以8 ECC Blocks來說)...
根據ECMA的規定,8個ECC Block的PIE之和不得超過280Bytes(超過會造成讀取延遲...等問題),
1個ECC Block的PIF之和不得超過4bytes
(也就是8個ECC Block的PIF之和不得超過32bytes)

要注意的是Mediatek晶片測,PIE是ECC Sum = 8,PIF是ECC Sum = 1
Philips晶片則是PIE/PIF ECC Sum = 8

Jitter / Beta

光儲存媒體的原理是藉由pit和land來達成0/1的變化,而pit和land是沒有辦法完全照預定來寫入的,
規定長度與實際長度之間的誤差就稱之為Jitter。
(這也是電路工作時間所決定的各個取樣點的出現時間與實際的時間之誤差)

當Jitter的誤差超過硬體 "判斷標準" 時會導致資料錯誤...
通常來說,PIE/PIF和Jitter有一定程度的正相關...但也有例外
有燒出來的DVD+/-R PIE/PIF值還不錯,因為Jitter過高,造成讀取時有錯誤的情況發生..

Beta是訊號的對稱性
簡單來說,一般說"刻痕很深"的,Beta大多是很大的
Beta很大並不好,很小也不好,會直接影響Jitter

DVD Forum是建議Jitter值在8%之內
(DVD ROM/DVD-R/DVD-RW/DVD-RAM)
DVD+RW Alliance是建議Jitter值在9%之內...
(DVD+R/+RW)
不過這是在1倍速下用DVD CATS這類專業儀器測試的建議......
(DVD+R / DVD+RW可容許的Jitter值比較高)

用CD Speed跑測試,其Jitter值建議在在12%以下(超過會有警告)
Plextor則是建議用Plextor燒錄機測試時,Beta值在+0.08~-0.08之間

==關於測試數據之解讀==

首先要知道的是,測出來的數據僅能代表該片在該測試機當時的狀況,
不同測試機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即使是相同韌體同樣型號的機器,因為讀寫頭衰退程度不一也會造成不同的結果)

另外就是即使是當時測出來的數據很漂亮,在好片的範圍之內,但是衰退很快也沒有用

參考Blu-Ray/DVD media 檢證場的測試
http://dvd-r.jpn.org/HORITEK/history_of_ritek.htm

可以看到有剛燒完測試的數據很漂亮,而過不到一年就再度測試數據就很難看甚至一堆POF...= =

所以測試出來的數據漂亮並不代表這片就很好,而是每隔一段時間的測試,數據都沒啥變化,
這才代表這片是好片,因為保存性良好。

當然一開始就在警告值(PIE > 280、PIF > 32或是POF > 0)這也不能說是好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ghtw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